监控系统图像传输的几个注意事项
监控系统往往要根据不同用户、系统规模、覆盖面积、信号传输距离、信息容量等对系统的功能及质量指标要求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监控系统中往往也要求传输报警信号、音频信号、控制数据信号等,但图像传输决定着监控系统的好与坏,是***受关注的。由于动态图像信号的信息量大,频带宽,监视实时性强,因此传输的重点就是视频图像信号的传输。
1、 衰减传输距离:监控普及化进程的加速及应用领域日益广泛并不断拓展,促使监控系统规模不再局限于几至几十个点,传输距离也由原来的几十、几百米发展到几公里 、几十公里,甚至跨城省区、跨国界传输。从而也推动了监控图像的传输方式的变革,由单一视频基带传输方式发展到视频基带、双绞线、光纤、射频(宽频共缆)、微波、数字网络多元化传输并存模式。由于视频信号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其传输介质的物理特性不同导致信号传输距离不同,传输质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故建设监控系统必须根据传输距离和图像质量要求选择合适的传输方式。
2、 视频干扰与抗干扰:在视频监控中,视频信号经过线缆传输时,常常会遇到各种外界干扰源(例如:电源干扰、电磁波干扰、低频干扰、静电干扰等)影响,使监控图像出现网纹、横条、噪点等干扰现象影响图像质量,严重的会使监控系统无法达到业主(客户)的要求,从而使工程商不得不亡羊补牢,被动地二次投资改善图像质量,费力、费财又耗时带来不少损失。视频干扰也是影响视频传输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系统设计、施工中是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3、 图像信噪比:信噪比(S/N)就是信号与噪声的比值,图像信噪比和图像清晰度一样,都是衡量图像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图像信噪比是指视频信号的大小与噪波信号大小的比值,两者是同时产生而又不可分离的,噪波信号为无用的信号。监控行业标准规定,系统S/N≥38dB时才能达到监控图像传输国家标准,这一指标取决于摄像机视频信噪比、传输损失和干扰信号。当噪波信号达到某个限度时对视频信号会产生一定影响,所以在选择摄像机和传输系统时,应选择一些视频指标较高的(≥50dB),以使图像传输质量得到保证。为确定这个限度,一般取两者的比值作为衡量的标准。如果图像的信噪比大,图像的画面就干净,就看不到什么噪波的干扰(主要画面中有雪花状),图像看起来就很舒服;如图像的信噪比小,则在画面中会布满雪花状干扰现象,就会影响图像收看效果。
(责任编辑:卓飞电子科技)
-
松下等离子系统解决方案[2019-12-11]
-
金融业弱电系统:金融业弱电工程,弱电工程总包,弱电设计公司[2020-04-08]
-
大型呼叫中心弱电系统:呼叫中心弱电工程,网络综合布线,弱电公司[2020-04-08]
-
液晶监视器与液晶电视的区别[2019-12-30]
-
DLP大屏幕拼接解决方案[2019-12-11]
-
投影机在日常使用中的故障处理实例[2020-03-13]
-
LCD拼接-LCD拼接屏-LCD拼接墙-LCD拼接幕墙-窄边LCD拼接[2019-12-11]
-
多媒体会议室集成商常用视频音频接口大集合[2019-12-27]
-
串行数据接口标准[2019-12-11]
-
智能化弱电系统解决方案[2020-03-14]
-
信号接口分类[2019-12-11]
-
网络视频监控系统-IP视频监控安装,视频监控系统,网络监控设计,上海视频监控安装公司[2020-04-08]
-
常见的视频传输方式详细了解[2019-12-11]
-
触摸屏原理和分类详细介绍[2019-12-11]
-
常见视频信号传输特性及转换[2019-12-04]
-
投影机的日常使用问答[2020-03-13]